我在某一年,決定不要在跟自己有關的日子做什麼特別的事。如果可以的話,不過母親節父親節,不過結婚周年紀念日,也不過生日。第一項因家裡人少,很好做到;第二項,很自然就做到了,記憶力不好,所以不需要費什麼勁;第3項比較難,因為有人事記錄,在體制內還得被迫參加慶生會。但在我頑強地抵抗下,還是漸漸做到了。
為什麼?因為若記得,就會有期待,有期待就會有失落,是,可以看得出我曾被深深地打擊過,哈哈。
我還是喜歡淡淡地過日子,沒有太大的喜樂,也沒有太大的悲傷最好。但今天,我卻不小心想起來,「啊,這是我出第一本書的日子。」原本不想為此日特別記點什麼,但心裡卻不太安靜,那,或許是該用文字記點什麼。
我特地又去看去年寫的文章,那天我寫了出書感言。啊,一年了。時間真的過得好快。不後悔這本書雖然是我生出來的,但後來它好像有了自己的生命,即使早就沒行銷的活動,但還是賣得很好,這陣子還出現在博客來的即時榜上,甚至到今天,它也還在博客來與誠品的排行榜上。
不過在書剛出生的那個月,卻是個娘不理爺不愛的孩子。那個月除了我的blog與出版社公告出書了,全世界沒有任何回響。之前我曾在另一篇文章寫過,因為一些因素,我的書在博客來沒有banner,也沒有任何介紹,沒有關鍵字,沒有編輯推薦,也沒有簽書會,沒有電視節目,是本很孤獨的書。
但市場上的反應卻跟它受到的待遇完全相反。才過兩周,就跳進誠品的藝術設計類排行,接下來出版社就跟我說印量破萬了,當然再接下來,就開始上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上媒體是有差,讓這本書創下最高峰,拿下各排行榜的第一。
前3個月所有行銷活動都停止後,這本書的確在銷售上就掉了下來,掉出了排行榜;不過好玩的在後頭,去年底,這本書又開始賣了,又重新擠進排行榜,直到現在。
我寫這段只是想跟同樣想出走的人說:不必想去靠誰誰誰,還是靠自已最實在。就算沒有誰誰誰的幫忙,我們還是可以自已走出一條路的。
但在書剛出的前兩個星期,我幾乎天天睡不著,因為這究竟是我出走體制時的試金石,我仍擔心賣不好,不是關於經濟(或許也有一點),而是「我到底有沒有靠自己活下去的能力」,那時的我,沒有錢,甚至在採訪時,我連怎麼介紹自己都不知道。
哈,這也是個很大的轉變。之前在體制內,有個頭銜,很好約訪,9成的受訪者都很高興受訪。出走後,我卻常卡在這梗上。。。
「你好,我是記者,啊,不對,我是寫裝潢設計的人,未來可能會出本書,想採訪貴公司。」但大部分的人在我支支吾吾之中根本聽不懂我是誰,都會再問一次,「您哪位啊?」
「你是記者嗎?」「不是。」「你是賣廣告的嗎?」「不是。」
「我是寫裝潢設計的人」那時的我,連作者兩個字都說不出口,也有的受訪者會叫我「部落客」。但說實在的,我一開始真的無法接受自己是部落客。不是瞧不起這稱號,而是我明明就是在這行混過10幾年的老人家,怎麼可能裝成素人的部落客呢?
我到底是誰?也有朋友建議我沿用記者這稱號,究竟我仍在寫文章,雖然我自己心裡也戀著這兩個字,但我知,我也不能真的算是記者(唉,人真的很奇怪,原以為很重要的原則可以只為一個理由而放棄)。我最後最常說的還是:「我是寫裝潢設計的人,我是寫文章的人」。
還好,我發現即使對方一開始對我的身分充滿疑慮,有詐騙集團之嫌。但一旦我切入想採訪的主題與內容後,他們似乎就把疑慮拋光光了,我想也是,有哪個詐騙集團會知塑合板是由木屑經由高溫高壓壓製而成的,還說的出來吸水長度變化率要在12%以下。又有哪位賣廣告的,能知道水泥與砂的比例要1:3。
當沒有體制的加持後,沒想到,我的知識幫我撐起了格局。
追求自由的代價,往往是一切從零開始。但這只是表面而已,我們之前努力過的點點滴滴都會留在我們體內,適時地發揮出來。
不要怕。
我現在約訪時還是會說:「我是寫裝潢設計的人,寫文章的。」但不再支支吾吾,我的語氣可堅定多了。
若您覺得文章寫得還可以,想送束花或買隻雕給小院,可按此贊助,謝謝您讓我們能走更遠的路,期待山水有相逢,小院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