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Starup>2021,想做的事

2020年,我接下了一個工程案,是長照中心的案子,負責設計規劃與發包驗收。這經驗讓我接觸到工程場,也在想能不能運用工程場的優勢來造福居家場。

其實工程場與居家場,差別只在規模大小,但屋主/業主的困境是接近的:就是口袋不夠深。

我個人在這場的角色也頂複雜。雖然有些設計想法,但絕不是以設計公司的形象出現,因為我也發包設計包(負責出圖)。不過後來因工程包說可含設計,為省成本,就讓工程包設計。

看來在工程界施工含設計是常有的(這裡跟居家場很不同,居家場多是設計含施工),5個來標案的營造廠或工程公司都有含設計,只是工程單位的設計想法,往往沒有設計公司那麼高竿,但在省成本的考量下,施工含設計是很好的選擇。

不過施工方做設計,並不是由施工方提出設計想法,而是我與業主共同決定規劃,再交由施工方執行。有點像居家場,屋主自己設計方向規劃,再交給統包施作。只是屋主多了個懂工程的合夥人,就是我啦。

所以我不太像室內設計師,且與業主是同一掛,要看進度,控制成本,與驗收工程,後來有朋友跟我說,這比較像CPM,蛤,CPM?那是什麼?

不過在這場中,我明顯可感受到不懂工程的人,實在需要第三方幫忙。因為工程中有太多2266(台語)的細節,不只是費用預算,還有工程做法。有時也不是施工方的問題,師傅已做習慣的方法忽然就要改,的確是很難的。

所以我想,應該用其他方法解決此問題,要減少改變工法去要求完善。因為從工法下手,有個很大的副作用,就是費用會變貴。有時也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改了工法,師傅也做不好,驗收不過,雙方心情都不好。

姥姥我是冷血的人,就事論事,怕對方沒聽懂,事情都是直白地講,不太在乎別人的感受;有的人很能適應這種溝通法,溝通很有效;但也有的人會因此受傷,然後累積多了情緒不好,甚至說不做了要丟包,這反而很棘手。

其實只是大家對工法的認知不同,怪不得設計師習慣要跟熟的師傅配合,且不輕易換人,因為不熟的就是容易在溝通上出現落差。

但雙方都是很好的人,為了工法反而翻臉,這樣不好。

所以我在想改變的方式:

一,採用比較不易失敗的建材。

因為很多複雜工法只是為解決爛建材衍申的問題,且建材再怎麼貴也貴不過工資。

二,要在發包前,就跟施工方溝通工法

不過這點需要在「對方也懂得我們說的工法」的前提下才有共識。

三,以上兩項仍可能達不到效果,所以………

新的一年,我想嘗試做「模組化」裝修專案,因為講那麼多或寫那麼多都沒用,就乾脆不講了,直接包成模組,對施工端而言,練久了就能穩定,也能幫到無法看懂工程文章的一般人,因為很多會員都會念:「當初就是沒看到那篇文章,不然就用了,你們為何沒講呢?」

是是,我會想辦法把那些好設計包進模組裡。重點是,不管有錢沒錢,都能用好的,也更有品味。

以上,就是今年的新希望吧!


2021是姥姥我在枱面上的最後一年,我想該淡出了,希望明年的我在看到此段話時,能點點頭^^.

那又到了灑花的時刻,這個…….快10年了,我的書還在暢銷榜上,還是第一名,真的非常感謝大家。今年以我個人名義捐款,謝謝各方幫助我們的讀者以及各達人的分享。

這裡也記錄一下小院的狀況。小院在連續幾年成長後,去年因為那隻與咖啡同音的病毒所害,第一次遇到衰退,不過在第三季後反轉,整體看來是還可以。

因為能幫到會員的,不是姥姥我,而是小院,是小院團隊與小院廠商,所以在我淡出前,一定要確保制度能讓小院團隊有自足的經濟能力,還是以前的那句話:沒有獨立自主的財源,所有理想都是屁。

嗯,年輕時寫的文字果然是沖了點,哈。

 

大家也看了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