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鐵皮屋的印象多半是:臨時建築、建造成本便宜快速…稱不上好看。但這間位於越南湄公河畔名為Chau Doc村落裡的三層樓住宅,外觀看來與鄰房無異:實木角材橫樑為骨架,外牆和屋頂覆以金屬浪板…
地點:越南Chau Doc|房屋類型:獨棟3層樓|坪數:約103坪
主要建材:實木、金屬浪板
建築設計師:Shunri Nishizawa, Nguyen Do Hong Quan, Luong Thanh Tung
攝影師:Hiroyuki Oki, NISHIZAWA ARCHITECTS
東南亞常見路邊民宅的模樣,在講述設計概念前,建築師Duy先介紹這一區傳統河岸建築的特點。
「從湄公河上的船屋、岸邊高腳屋到堤防後方鄰近農田的住宅,小小的河岸範圍內,就有好多種適應地形和氣候的房屋形式。」建築師Shunri Nishizawa介紹越南傳統建築,河邊最常見的是早年為了適應雨季而生的高腳屋(pilotis house),以附近的石塊或水泥建造地基和第一層樑柱,再由實木樑搭建簡易骨架、最後是金屬浪板包覆成房屋的「皮」。
此類高腳屋的起居空間多從2樓開始規劃,地面樓層多半留空,以應付一年中約4~5個月因大雨高漲的水面淹至房屋一樓(Ground floor)。近年政府整治水患有些成效,雨季不再那麼頻繁淹水,但Nishizawa說這反而衍生出另個問題。
「從前為了跟大自然共存而規劃的建築結構,如今地面樓層閒置了,大家開始堆放雜物甚至垃圾,也有人在此養家禽家畜、一家人就住在正上方,以衛生健康而言很不恰當。」此外,傳統高腳屋的天花板高度低、開窗少又小,除了金屬浪板並無其他隔熱材作中介,屋內空氣不流通且熱。以前雨季河水淹到一樓多少還有降溫效果,如今這條件消失、建築仍維持舊形式住起來反而不舒服。
NISHIZAWA ARCHITECTS建築事務所接下此案,由於此屋將有三個親戚關係的家庭共住,規劃之初也表明「預算有限」。建築師們評估後認為,控制預算最好的方式是起用當地工匠師傅、應用該區常見素材——柳桉木和金屬浪板,以當地習慣的蓋屋工法打造,但造型將加入三項新建築概念,達到更現代舒適的效能目標:
- 把傳統低矮的鐵皮屋頂,翻轉成蝴蝶型、大開口式屋頂。
- 裝設大量、連貫的旋轉窗板(也是金屬浪板材質),旋轉調整遮陽角度和通風路徑。
- 盡量用可移動的隔板當隔間,室內能彈性改為連貫而開放的空間,不像傳統固定隔牆阻礙通風和採光。
樓面之間開口變大且相連,從屋頂和窗板吹入的風,可自由流通三層樓。拉開屋高也有助於空氣流動,雖然用著相同的傳統建材、沒加現代而昂貴的隔熱材,但和早期高腳屋相比,室內變得涼爽多了。
此外,因有水泥地基隔絕水氣加上全室通風對流條件,設計師說,全屋雖運用大量木材卻不用擔心氣候潮濕發霉的問題。
話雖如此,但大量開窗勢必有蚊蟲問題吧?台灣同處亞熱帶氣候也免不了為此煩惱,這戶人家怎麼解決呢?設計師再解釋,很簡單,他們在臥室裡使用蚊帳,這種最基本卻最環保的防蚊道具。看來屋內其他區域有蚊子飛入,對當地居民而言不是需要費力防堵杜絕的問題。
Nishizawa 最後提到,近年受到國外建築設計潮流影響,越南的住宅設計也漸漸趨向「去國籍化」,即便是這樣的鄉下地區,許多新建住宅也受此影響(例如隔壁鄰居的磚砌五層樓),漸漸改變、或者說放棄了地景和文化長期建構出的住宅和生活形式。
雖不完全是壞事,但對設計者而言,他認為如何在當代變遷、居民想要住得更現代化更舒適的需求中,延續傳統文化和生活精神將是更重要且更大的挑戰。
比如說,餐廳區大片編織紋路的牆面,其實是竹編板模灌注混凝土而成,雖然設計師希望直接應用竹編牆板,但屋主偏好更現代化的混凝土、認為竹編這種當地素材代表的是「鄉下、貧窮」。折衷之下,便以這方式使樣貌保有在地文化、但材料性質符合屋主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