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家的時鐘,來自桃園的維多利亞家飾(在二手家具店內有資料,按這有姥姥的介紹)。一般手錶為石英錶,不用每天上鍊,只要換電池,就會自己走完一生,除非你不要它了;機械錶比較不一樣,當然也有自動上鍊的,但姥姥喜歡手動上鍊,這才有fu嘛,機械錶可貴之處就在於「可以跟她互動」,你要三不五時幫她上鍊,幫她擦身體,於是她就會慢慢慢慢地有了你的氣味、你的習性,慢慢地變成你的自我延伸。
機械鐘也一樣,天天幫她上鍊,聽她慢慢地報時,她會告訴你,幾百年前她在德國是怎麼過活的。
機械鐘好玩的地方,就是不用電池,而且全身實木製作。下方有兩重錘,一擺針,運作的時候會有滴答滴答的聲音。大部分也有報時的功能,那每個時鐘的聲音都不太一樣,有的輕脆,有的溫柔,有的像鋼琴聲,有的是最普通的釘釘聲。我家的就是後者,但姥姥也覺得好聽。
那前幾年流行的咕咕鐘也是機械鐘的一種,但姥姥覺得造型太造作了,沒個性;反而是一些從歐洲跳蚤市場帶回的老鐘還比較好看。
選機械鐘時可注意幾項原則:一、下擺銅鍊(或鐵錬)愈粗愈好,質感好,也經得起多年的使用;二,重鐘要有一定的重量,約1,5公斤以上,有的鐘才一公斤,甚至不到,質感就遜了一點;三,因為多是坐貨運來到台灣,買前要試走看看,有時一些鐘內部零件有問題,指針會無法動。
四,懸掛時,鐘身一定要平衡,不然,指針也可能不動;五,要有她會走不準的心理準備,像我家的鐘就會每天快5分鐘,調時間的快慢可利用擺針上的螺絲調整,但我家的己到底了,也無法再調,只好接受這個缺點;
那機殼有與無都各有好處,沒機殼可以更清楚看到內部的動力結構,也是一種享受,不過,容易招塵,鐘要定期清理;那有機殼就是解決了招塵的問題,但缺點就是沒辦法好好欣賞到內部,有的會設計透明機殼,算是改善了這個問題。
看完我家的鐘,再來看一些其他地方的鐘吧,因為,其實,姥姥個人是喜歡下方的機械鐘,這是仿製第一個1650年代的羅馬鐘,但被雲山水民宿的丁先生買走了,他也是在維多利亞買的。
接下來的,是卡卡頌賣的鐘,但也是已賣出的。
(以上兩張照片來自卡卡頌官網)
若您覺得文章寫得還可以,想送束花或買隻雕給小院,可按此贊助,謝謝您讓我們能走更遠的路,期待山水有相逢,小院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