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從幾年前開始流行自力造屋,宜蘭、苗栗等地都是熱門買地造屋景點,從基礎開始蓋自己要住的房子,最大的優點莫過於:在合乎法規的範圍內,建築外觀、建材、屋內格局都能更合乎自己的心意。可惜我看到很多自己蓋的房子,格局仍跳脫不了習慣的模式,例如每個樓層都在樓梯邊備有廁所,然後每個人的每間房裡又配有一間衛浴,到底一幢房子裡要花那麼多坪數蓋那麼多廁所做什麼呢?
這間位於義大利Val Tidone的鄉間別墅,只有兩層樓高,建地目測應該不超過百坪。它是建築師參考傳統義大利農莊建築,新造的私人住宅,雖然使用不少當地傳統建築素材例如紅磚、石板拼接地面、厚木板造斜屋頂,可是採光、室內動線與視覺穿透感,卻充滿現代思維。
建築師想必已經參考了當地陽光的季節變化,在面朝夏日陽光側,縮小屋子對外開窗尺度;而在冬季日照面設置引入陽光的落地窗,這種開窗方向及尺度的細膩思維,在市區蓋大樓的建商應該從沒認真想過吧….所以說自力造屋怎麼能錯失這個發揮的機會呢?
建築中段內凹的戶外區,其實有點類似天井的概念,讓南面外牆得以縮小窗戶尺度避開夏日烈陽,但採光還是可間接散入室內。
一樓運用ㄇ字型動線區隔客廳和餐廚兩大區塊,但視覺仍通透不受阻擋,看起來就開闊。在一般大樓裡若想這樣更改格局內縮陽台,應該會被管委會驅逐出境吧!
如此自然採光可貫穿兩個樓層,但日照路徑卻不會直射到屋內起居範圍,就算夕陽斜照進去,也不是會待太久的樓梯區域,這安排不能說是沒認真思量過的。
客廳一景
客廳書櫃內嵌在牆內的作法,確實讓空間線條變得更乾淨,不過書籍收納便利性,就得配合層櫃整齊一致的格局了。
餐廳隔著天井對望客廳區域。
一字型廚房檯面直接設置在此,就不必多一個隔間做廚房之用。自立造屋常陷入「蓋愈多隔間愈划算」的思維,結果明明是自己蓋的房子,卻沒有比較寬敞的效果,不是很可惜嗎?
雖然這設計師也讓主臥室配有衛浴,但把盥洗檯獨立拉出來的好處是,能盡可能縮小浴室門內的空間。附帶一提,這間房子的二樓規劃有4個房間,才2間衛浴而已,所以除非你蓋房子是要辦民宿,不然多省幾套衛浴設備的預算,挪來鋪好看的地板也划算啊!
via Park Associati
若您覺得文章寫得還可以,想送束花或買隻雕給小院,可按此贊助,謝謝您讓我們能走更遠的路,期待山水有相逢,小院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