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是說明隔熱實驗如何做的。我量的是室內的溫度,量度計是「水銀溫度計」。網路上有許多人是直接量玻璃的溫度,但這有幾個問題:
1。玻璃的溫度反應的是「玻璃吸收的熱能」,但與「太陽熱能進入室內的比例」,並不一定是正相關。根據台玻的數據(如下),大家可看兩行數字,先看吸收率,也就是玻璃吸了多少太陽熱能,數字愈高代表吸收熱能愈多,但是,我發現RHG總熱透過量卻不是成正比,為什麼?因為可見光透光率、再輻射比率等都會影響最後的結果。
好,我先固定可見光透過率在45的這兩個玻璃就好,算是把可見光的變數先去除,但你看,吸收率是52的,總熱能透過率是228,是低於吸收率47的292,也就是說,這玻璃會被測到較高溫,但傳進室內的熱能較少。
但是,若推論吸收較多的熱能,熱透過量就較低?也不是的。拿吸收率同樣是33的來比,一個RHG是386,一個是325,看到了嗎?這兩者之間不是正比,也不是反比,所以不能說玻璃溫度高就認為熱透過量高。也因此我不是量玻璃表面溫度,而是量室內的空間溫度。
但影響室內溫度的變數就很多了,包括外牆面積大小、通不通風等,不過我覺得這才比較接近一般家的狀況,較能真實地呈現隔熱窗戶帶來的效益。
2。用電子溫度計量空間或玻璃,是不太準的。
這個是姥姥意外賺到的。那天為了問水分計的價格,與賣儀器的吳先生聊了起來。我原本為了隔熱實驗,想買一支紅外線溫度計,他跟我說:「若是量玻璃,紅外線會不準,因為它要靠紅外線反射來測溫度,但玻璃的反射力很差,誤差可能有5~10度,會量不準。要測玻璃表面溫度,得用接觸型的溫度計(當然,姥姥也已敗了一支,到貨後,再來做實驗。)」
同樣的,量室內的電子溫度計是靠機體內的兩根金屬的電阻或電位差去回推溫度(不好意思,這部分姥姥也沒很懂,但反正就是要靠電子板去感應金屬溫度),吳先生說,電子板就像手機板,可能會不靈敏,在穩定度上還不如傳統的水銀溫度計。只是要注意,水銀溫度計不能放在陽光直射的地方。
若您覺得文章寫得還可以,想送束花或買隻雕給小院,可按此贊助,謝謝您讓我們能走更遠的路,期待山水有相逢,小院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