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想膫解閉密空間中的空調效益,我們進行一系列小小的實驗。這次先記錄CO2(二氧化碳)的變化。
雖然結論只有少少幾句話,但其實實驗時間與閱讀的文獻較多,這些主要是想確認一件事:
開冷氣時若要冷房效益好,就必須儘量在密閉空間內。但門窗全關之下,CO2量會越來越高,因此有時會建議安裝全熱交換機,讓新鮮空氣進來。
所以我想知道的是,
1,在密閉空間內開冷氣(當然我們沒辦法全封閉,門窗全關也還有門縫在),到底CO2量會有多少呢?真的會超過1000ppm嗎?
2。若開一小窗縫,是否就能解決空氣不新鮮?還是一定要進氣多少立方米才能解決呢?
3。開窗縫後,會不會影響冷氣效益?
於是,我們就來小小實驗了。
先來寫一下,環保署定的CO2值的標準,為8小時測試值在1000ppm以下。超過就是會想睡覺,或不想工作,注意力不集中。
實驗告訴我們的事
1。密閉空間吹冷氣,只要有人在活動或講話,CO2的量就會超標,不是不到,只是時候未到。我測試過對偵測器說話,說不到5分鐘,就破1000了。
4.4坪空間,4人一直講話,半小時內就可超過1000ppm,但只要開個窗縫3、4公分,1小時就可減少500PPM回到標準值。冷氣溫度理論上會受影響(設定固定在中速),但大家感覺還是夠冷,沒有受很大影響。
2。看來平常吹冷氣要開個小窗縫喔(看人多人少,4~10公分左右即可),但這樣即可達到安全值,也不必一定要加裝全熱交換機或換氣機。
另外若窗戶無法開啟者,裝進氣扇也同樣有幫助,實驗為6寸管進氣扇。但風量要夠,空氣混合率也要好,下圖可看得出來,若只開小風量,並無法讓co2量下降。
若有強調隔音門的要小心,門縫透氣量越少,CO2排出的量就越少。
3。若人數超過20人,不開窗的話,幾分鐘內就超過1000ppm,2小時就可突破3000ppm,冷氣降溫是沒用的,一定要引進新空氣才行。開窗縫15公分後,半小時就降500PPM。所以人多的場子,看來冷氣要大一級,因為要隨時補充新鮮空氣。
開窗縫會影響冷氣效益,但120X寬4公分左右的縫,還好的。不過15公分的窗洞時,就影響較大了,兩者要能平衡。
4。若沒有引進新鮮空氣,有電風扇或空氣清淨機或開更冷的冷氣,都是沒用的。CO2是不怕冷的不良份子。
5。抽氣扇也是要有相對低濃度的CO2空氣流入,才能降低室內濃度。
6。與安裝全熱相比,開窗效果沒有比較差(目前的數據如此,但因為收集的數量很少,不一定準)
借用一下某個廠商的安裝測試影片,機型是每小時換氣250立方米,一開始800~900PPM(878PPM),3人,看起來空間大,大約10坪以上(目測可能不太準就是了),開放式客餐廳與廚房,客廳與主臥各一支進回風口;開機1小時後,客廳878PPM掉到650~662左右,約200~220ppm,但不知這三人現場的活動量如何。
剛好此例可與講座區的實驗相比。講座區為9.5坪,開窗縫15公分,當時人數是4人,其中兩人一直在講話,10分鐘內降了400ppm,看來開窗的效能比裝全熱250立方米來的好。但因為偵測儀可能有誤差,只能說沒有比較差。
項目 | 時間 | 坪數 | 人數 | 活動 | 減少的ppm |
居家/裝全熱 | 1小時內 | 10坪以上 | 3 | 講話,走動 | 200~300 |
講座/開窗縫 | 10分鐘內 | 9.5坪 | 4 | 一直講話,走動 | 400 |
https://www.facebook.com/PanasonicTaiwan/videos/293391787969592/?v=293391787969592
好,這裡接下來是案外案
若每間屋子在封閉的狀態下,CO2的量就會一直上升(可看一下上支影片,光呼一口氣,就直奔2780ppm),那全熱交換機或新風進氣系統要多少進氣量才是足夠的呢?能讓CO2的量下降到1000ppm?
這個一查起來,發現複雜很多(這個我還在整理,會再寫一篇)。查到的各個算式都有「看不懂或兩種算法算出來差異甚大或無法標示清楚」的地方(哈哈,應該是姥姥太笨),且安裝上還有許多眉角,所以我建議是,安裝全熱者一定要同步安裝個CO2 偵測儀,要能秀出CO2數值,只要在1000ppm以下,不管白貓黑貓都是好貓,不然花個10幾萬安裝全熱,最後卻CO2超標,不就是花心酸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