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格局〕浴室3:淋浴間不要做門檻

做高低差,泥作、防水、貼磚的順序是?

另有蘇會員提問:請問浴室地板乾濕分離的高低差(3cm),正確工法是否應該在水泥沙漿打底時施作,若沒在此施作,防水工程後,貼磚時也可以補作嗎?師傅說說會在貼磚時才一併抓洩水波+高低差,但只有1cm左右,有補作的方式嗎?


孫銘德設計師說明:

  1. 浴室廚房的地板施工,多數師傅採用軟底工法, 所以洩水坡度與高低差會在水泥砂漿打底的時候去做調整, 所以不是補作的概念而是一起做的概念。
  2. 如果乾濕分離高低差要做3公分,我個人會建議採用硬底施工法, 但其實乾濕分離高低差,做1公分就可以,如此採用濕式施工法也沒問題。
  3. 演講的時候,我有提到浴室廁所最好做硬底施工,這樣防水層比較不易被破壞,不過費用會高一點。
  4. 還有,其實所有工法都應該在發包的時候講清楚,不然做一個流程問一個流程,對工程進度、品質都不是一個好現象。

軟底施工,高低差做約1cm

(換言之有些師傅的軟底工法也不完全是這樣):

  1. 1:3水泥沙漿打薄底+門檻作止水墩(只是為了整地讓地不會坑坑巴巴,好上彈泥。但這層底也不一定會完全鋪平)
  2. 上彈泥(防水)
  3. 防水層乾燥後,試水
  4. 軟底砂漿
    (砂漿整平同時整理出:洩水坡度、或預埋淋浴拉門門檻、截水溝凹槽、高低差)
  5. 軟底太軟,對於有太多或差異太大的高低差(例如1公分以上),有的師傅會作騷底或介於兩者之間的軟底。原因有點難解釋,簡單說,水泥的水性控制涉及完成度及時間成本,加上磚的尺寸也有影響,所以師傅有不同的選擇。
  6. 軟底砂漿完成後馬上進行貼磚
  7. 本色填縫通常就會當天直接填縫,其他顏色填縫會注意吸掉磚縫的本色泥漿,或等日後再填縫。

軟底能做好、小心不要破壞防水層也很好,不過我個人還是喜歡在地坪方面作硬底施工法,因為貼磚較不易膨拱

「洩水坡、高低差、水溝、門檻」浴室地坪的這些部位,若一開始選擇硬底施工,記得在A步驟,也就是水泥砂漿打粗底時先做好,像做樓梯一樣。等乾3~5天再做B步驟的防水彈泥,乾燥試水完成後,再等介面完全乾燥才直接貼面磚。

post.:

大家也看了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