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家的設計單品,在前篇「家具&建材哪裡買」已列出清單。無論是歷年來的文章主題,或親自收藏的家具,我發現同樣出自大師之手,麥克顯然傾心於義大利品牌,Minotti、B&B Italy、cappellini、Casina或FLOS。
假若將歐洲家具產業一分為二,義式設計堪稱南霸天,北方則以丹麥為首、洋溢人文調性的北歐風格主導。那麼麥克選購家具時,為何特別著重義大利設計?
麥克說,北歐設計也有豐富的故事脈絡,許多百年工坊或品牌生產的家具,品質也穩定細膩。但單就風格而言,當屋內以北歐家具主導調性時,全屋風格會非常鮮明,以至於難再混搭其它元素。
但當義大利現代家具成主角時,混搭幾件其他國家單品,例如Louis Poulsen吊燈、moooi洋溢藝術感的餐盤和單椅、Eames餐椅甚至是復古地毯,這些身為「少數」的風格單品,卻不會顯得格格不入。
當然,風格喜好是很主觀的議題,審美方向有時只是誠實透漏了鑽研多年的經驗或情感。麥克成立部落格至今,幾件義大利經典品項始終名列dream list,當他陸續透過ebay、Amazon買到二手或絕版的夢幻逸品,相伴多年,如今搬到新居時,這些夥伴自然仍是主調啊!
那麼,另一半也喜歡這風格,還是另有喜好呢?
麥克的太太笑說:「我唯一唯一的要求,就是請他千萬別買不能用的家具。」
麥克家有兩處沙發區,鄰近餐桌、中島,共組成公共區域主線的「客廳」,擺了看起來比較正經的B&B Diesis三人皮革沙發,但麥克說:「其實這張沙發躺起來很舒服啊!」。
副軸線上,靠近主臥是私人性再多幾分的「起居室」,擺放Minotti的L型布沙發,無論型式、材質,都比客廳來得休閒。
兩處沙發區最大的相似特點,是都不擺茶几。此外,客廳不擺電視,起居室的電視也擺到角落去,就是不希望家具和人,都圍繞螢幕過生活。
空間盡可能以黑、白為背景,但各區仍有凸顯印象的主色調。餐廳主牆的藍、廚房的灰藍色花磚,或起居室桃紅地毯,在開放格局中各有視覺重心,就不易顯得鬆散。
這張300公分長的餐桌,是麥克一家人吃飯、與親友談天、小孩畫圖唸書的核心區。當初因為桌長,所以希望找桌板有厚度、桌腳造型具分量的款式。
但找完一輪後,最理想的款式卻沒有他需要的尺寸,只好自己畫圖找人訂做。最終桌板漆面,選擇與染黑地板同色。
屋內處處見名品,但多數是麥克還在舊家時就購入,出乎我意料,許多單椅、燈具,例如Cassina的馬鞍椅,是他在不同時間、不同網站賣家手中,一一找到的二手品。麥可說:「其實搬來新家,真的新買的家具沒幾件耶。」
有些壞過幾次的舊家具,他到處找人修復,也在維修、查找資料間,更了解家具結構用料。例如這篇〈和經典搏感情〉,就紀錄了馬鞍皮餐椅的修復歷程。
看他用同等態度看待新品與舊物,我想麥克並不是一味追求名品的人,他是由衷景仰和珍惜這些作品,並融入自己生活經驗。
門把手
家具風格、要挑那些單品,這些多半是搬家前已大致底定的領域,但硬體裝潢挑什麽建材、花色,甚至五金配件,多半是設計圖確認後才開始挑選。
確定以對開門作為各區串場的隔間型式,他認為把手造型,肩負畫龍點睛的重要角色。但這麼小的物件,要找「對味」花費的時間心力,似乎不亞於挑家具啊!
在〈裝潢紀事(二)Art Deco 風門把〉文中,他找遍五金行、逛了淘寶,最後反而靈機一動選對關鍵字,才找到合意的對開門把:
雀屏中選的,是澳洲品牌delf architectural的門把,家中各扇門,包括單開門的把手,都選了這家的產品。麥克也提醒,越洋選購門把時,一定要買對左開或右開方向,免得送到家時,和房門開關、鎖孔方向不同,會無語問蒼天…
黑白色是背景主調,即便挑了實木地板,還選了最費工的人字拼,但他堅持木材要加工染黑到看不見木紋的程度,一徑黑到底。
右側以合板訂製的整面書櫃,盤踞起居室與主臥隔間牆,是家裡主要藏書區。表面也貼全黑美耐板,但側邊不染色、不封邊,露出少量面積的木紋色,反成珍貴的裝飾線條。
卡拉拉白大理石,則是凸顯「白」質感的要角,舉凡中島枱面、玄關、浴室,以及起居區入口的大理石圓桌,都採用這珍貴材質。
但大理石要價不菲,石板1才(30×30公分)約600~700元,且用在近水區容易吃色變黃,保養起來挺費力。
屋高有限,所以除了鐵工訂製的投射燈軌道,以及建築本有的屋樑粉刷成白色,其餘天花板不再封板,並裸露水泥原色。很多人會把裸露水泥屋頂認為是工業風才能做的設計,但在麥克家,這雅致空間與粗獷的水泥原貌屋頂,反而搭配出鮮明的個性。下次在設計自家時,也建議大家不必再拘泥於什麼風格要搭什麼元素,麥克的家,是個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