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初版,2020更新)
(此文要謝謝設計師孫銘德、泥作吳師傅、林師傅與寬了建材周先生等接受諮詢)
貼磚要先看是地磚或壁磚。壁磚較簡單,幾乎都是硬底貼磚法。地磚就有分硬底與軟底兩大類。在客餐廳等沒有水的地方,地磚多半會用乾式大理石工法或半乾濕法,都可以,浴室等有水區就比較複雜,所以以下先用浴室地磚貼法為前提來解釋。
來,先定義一下名詞。姥姥在跟師傅們請教時,常發生A師傅說的軟底,與B師傅說的軟底是指不同工法,因為太多師傅說的貼法與實際做的各有不同,為避免落差,我建議大家還是把「內容」講一下。
各工法簡介:硬底最好
針對浴室地磚來說明,只要注意:浴室不要用乾式大理石式施工。
各式工法中以硬式施工最好,但工資較高。地板沒有墊高者,就是硬底做法,因為打底整平時就剛好是硬底。
但若是要墊高地板時,硬底會增加工時,工資會較高,一般若沒指定工法的話,多會使用軟底中的濕式或半乾濕的做法。
墊高地板者,常用半乾濕,記得用益膠泥貼磚
硬底:水泥砂漿1:3加水後打底,等乾後貼磚。用磁磚黏著劑貼磚。磁磚黏著劑就是一般常叫的益膠泥。一般貼壁磚或馬賽克磚都用此法,其他磚也可要求用硬底,但工資通常比軟底高。
軟底:底材也是1:3水泥沙,但加水的水量不同,而分成濕式、半乾式大理石式與半乾濕式。
濕式:是加水加較多,水泥沙漿成半流體狀,在泥漿待乾未乾時,將磁磚貼上。這工法水量要控制好。若水量太多,水泥沙漿在乾燥過程中收縮幅度較大,會造成磁磚完成面較易不平,以及空心率較高。目前已較少師傅採用此法,但有時不太大的磚仍會採用此法。
半乾式/大理石式:底材的水泥砂是加很少量的水,偏乾的水泥沙,表面貼磚前再澆水泥水,多用於貼石材或60X60以上的大磚,不建議用在浴室等有水的地方。建案場有的會使用大理石石材當浴室地板,且使用乾式施工,不少案例都發生石材吸水,石材縫吸水,水泥沙也吸水,結果浴室外牆與木地板就GG了。
而且用水泥水/土膏水當黏著劑,黏著力不佳,膨拱空心的機率較高。
半乾濕/騷底:底材水泥砂加的水量比硬底少,但比乾式多些,拌完還會看到沙體,目前有墊高地板的浴室,多用此法,因為泄水坡度的掌控較好,也可在一天之內就墊高加貼磚一起完成。(後記:但也有是隔天等打底乾硬後,再來貼磚)。
至於半乾濕式是否容易吸水,是的,與硬底相比是容易吸水,但一般若無水管漏水,防水也做得好(有幾項配套措施),不用太擔心。
半乾濕的貼磚方式是採用磁磚黏著劑,最好是底材面與磁磚背都上黏著劑。
另也有的是用土膏水來貼磚,這種比較不好,因為土膏的黏著力比磁磚黏著劑差,一般叫鯊魚劍工法者多是這種。至於為何會叫鯊魚劍?師傅是說,可能是會用齒狀鏝刀刮出刮紋,齒刀長得像鯊魚齒?所以叫鯊魚劍。(但我還是不太懂這中間的連結關係就是了>_<)
要注意的是「騷底」的叫法。這個是台語發音,根據經驗,師傅們有的指乾式有的指半乾濕,所以還是問一下做法比較準;鯊魚劍也是,有的師傅是只要用到黏著劑,用齒刀刮出線條,就叫鯊魚劍,但硬底也會用到磁磚黏著劑,不見得是半乾濕式。
施工法 | 硬底 | 軟底 | ||
溼式 | 乾式/大理石式 | 半乾濕式/騷底 | ||
工序 | 水泥沙以1:3加水成膏狀,打底層先做,隔天等乾後才貼磚 | 水泥沙先乾拌好,再加水攪拌,打底與貼磚會一次做,可不必等隔天再貼磚 | ||
RC底>1:3水泥砂漿打底>底層等乾>磁磚黏著劑貼磚 | RC底>流體水泥砂漿>表層差不多乾時貼磚 | RC底>澆水泥水>乾拌水泥沙約墊高3~5公分,調整好地坪高度>表層澆水泥水>貼磚 | RC底>澆水泥水>乾拌水泥沙,加水攪拌至半乾濕,但還不到膏狀>用刮尺與刮刀施作泄水坡>貼磚,地坪面與磚背皆塗磁磚黏著劑 | |
底層乾拌泥砂含水比例 | **** | ***** 水泥沙漿加的水量比膏狀再多許多,砂漿會成流體狀;做沙漿時泄水坡一起做,差不多乾時,就貼磚 |
–* 水泥砂不加水或一些水,底砂高度:60見方磁磚,約3~5公分,80見方則4~7公分 |
** 水泥砂底材加水量少許,水泥砂乾拌均勻,仍可見到砂體,未成膏狀。 |
適合磚類 | 皆可,馬賽克磚鐵道磚等小磚須硬底 | 20X20以上磁磚 | 60X60以上磁磚、大理石等石材 |
20X20以上磁磚
|
地點
|
壁面,地面 |
地面
|
非水區地面
|
地面,有墊高地板的區域
|
優點
|
|
工資最便宜
|
|
|
缺點
|
|
|
|
|
備註 | 小磚都用硬底。 | 因是貼完一排再貼下一排,高度依前磚來施作,早期多不用雷射量水平,現在較多也用雷射定高度 | 為了改善水泥漿的黏著力差,而改用磁磚黏著劑,並採雙面背膠施作 |
註:水泥與砂的比例約為1:3
貼磚施作注意事項
益膠泥施作時,需要注意的施工工序:可看這篇
若您覺得文章寫得還可以,想送束花或買隻雕給小院,可按此贊助,謝謝您讓我們能走更遠的路,期待山水有相逢,小院拜謝。